這樣吃蛋最健康!有助活化大腦記憶
小小一顆蛋蘊藏著豐富的生命之源,是餐桌上的美味太陽。
雞蛋自古一直被視為滋養聖品,據說慈禧太后每晚都會用雞蛋清
擦臉淡化皺紋,中醫典籍也常見以雞蛋製成的美膚藥膏,標榜能
使皮膚光滑細緻。想運用雞蛋的美容效果,還有比敷面膜更直接
的方式──吃下去。因為熱量僅75卡的雞蛋,除了不含維生素
C及纖維外,各類營養素一應俱全,營養濃度極高。且其中
豐富的優良蛋白質(約含12.3克),人體極易吸收利用,有助
皮膚、頭髮健康,對愛美又怕胖的人,可說是內外兼備的美肌
食物。而蛋的貢獻不僅於此。蛋中的必需胺基酸甲硫氨酸
(methionine),能加速肝臟分解酒精,在日本廣泛使用在
宿醉藥中,也讓蛋成為下酒菜首選。蛋中的胺基酸還有
助合成抗氧化物麩胱甘(glutathione),強化肝臟解毒功能。
此外,雞蛋中的膽鹼則是合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
重要原料。乙醯膽鹼能活化大腦記憶和學習能力,有助防止
失智,而雞蛋的膽鹼含量幾乎是大豆的3倍,吸收效率也較高,
為保持腦力不可或缺。
蛋雖集眾多優點於一身,不過一顆50克的蛋,約有210毫克的
膽固醇,全蛋升膽固醇指數為30,比起其他食物相對偏高,
難免令人擔心血液中膽固醇增加,導致心血管問題。
其實血液中的膽固醇,約八成由人體合成,並能自行
調控總量,當吃下的膽固醇多時,體內合成量就會
減少。不少人即使不吃高膽固醇食品,膽固醇
也降不下來,主因便是體內自行合成的膽固醇過量
或膽固醇代謝有問題,並非單一食物造成。
「認為蛋會造成膽固醇過高是一種誤解,」
馬偕醫院營養課長趙強指出,飽和脂肪酸對刺激體內
合成膽固醇的影響更大,如果不吃蛋卻飲食油膩,
仍無益解決膽固醇過高。而且蛋白中的胱胺酸及蛋黃中的
卵磷脂,都能夠使LDL(壞的膽固醇)下降,含量相當高的
不飽和脂肪酸,同樣有降低LDL的效果,有助血管保健。
針對日本雞蛋產量第一的鹿兒島縣調查發現,
每天吃4個以上雞蛋的雞農,他們的膽固醇平均是188mg/d1,
比日本全國平均201mg/d1還低(理想值為 200mg/d1)。
因此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顆蛋並無大礙,
至於需要控制膽固醇攝取的人,每週不超過2~4個蛋黃即可
(蛋白不含膽固醇)。
(*本文摘錄於康健雜誌第89期)